醫療常識★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!!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!你吃對了嗎??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!

米飯是中國的傳統主食之一,一碗米飯,與五味調配,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。不同的米有不同的功效,黑米滋陰補腎、糯米排毒、粳米滋補等等。我們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,各種米有什麼不同的功效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黑米最補腎

黑米為米中珍品,素有“貢米”、“藥米”、“長壽米”美譽,是一種具有諸多保健功效的珍貴稻米。

中醫典籍《​​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黑米有滋陰補腎、健脾暖肝、明目活血的功效。

研究發現,黑米中含18種氨基酸及硒、鐵、鋅等微量元素B1、B2,營養價值極高,而其膳食纖維含量是白米的25倍,熱量卻只有糙米的一半。現代醫學認為,黑色食品不但營養豐富,且多有補腎,防衰老、保健益壽、防病治病以及黑髮美容等獨特功效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糯米最排毒

秋冬季節排毒潤燥,溫和的食療是最好的選擇,雜糧富含植物纖維,能清理腸管內的廢物,將毒素與廢物順利排出體外。糯米是屬偏熱雜糧,適合寒性體質。中醫認為,糯米味甘、性溫,能夠補養人體正氣,吃了後會周身發熱,起到禦寒、滋補的作用。

糯米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索B2、菸酸及澱粉等,營養豐富。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,所以一些脾胃氣虛、常常腹瀉的人吃了,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粳米最滋補

粳米又稱大米,其味甘淡,其性平和,每日食用,是滋補之物。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B1、菸酸、維生素c及鈣、鐵等營養成分,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。

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《千金方•食治》中強調說,粳米能養胃氣、長肌肉;《食鑑本草》也認為,粳米有補脾胃、養五臟、壯氣力的良好功效。米飯,是補充營養的主食;濃稠的米湯,可以代替人參湯,是治療虛症的食療佳品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糙米最助消化

糙米就是將帶殼的稻米在碾磨過程中,去除粗糠外殼而保留胚芽和內皮。糙米中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。糙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E,能促進血液循環,不斷地為腸道輸送能量,可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,預防便秘和腸癌,被譽為是腸道疏通的“管道工”。

糙米中還有硒,根據刊登於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機構期刊》的研究,血液中含有較多硒含量的人,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大約下降34%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小米最養胃

小米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維生素B2、菸酸和鈣、磷、鐵等營養成分。由於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,故被營養專家稱為“保健米”。中醫認為,小米味甘咸,有清熱解渴、健胃除濕、和胃安眠等功效。

小米最主要的功效是補脾胃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說:“治反胃熱痢,補虛損,開腸胃”。 《本草綱目》說,喝小米湯“可增強小腸功能,有養心安神之效”。對於那些因胃腸不好導致的失眠,其療效可勝過安眠藥。 

鹼性體質可增加自體排毒功能,維持身體的健康。而小米是五穀雜糧中唯一的鹼性食物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薏米最養顏
薏米又稱薏苡仁。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,被譽為“世界禾本植物之王”。中醫認為,薏米味甘、淡,性微寒、入脾、胃、肺經,對脾虛腹瀉、肌肉酸重、關節疼痛等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。

薏米是五穀類中纖維質最高的,低脂、低熱量,是減肥的最佳主食。豐富的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,有很強的美白、除斑功能,對下半身水腫的人尤具療效。

吃〝飯〞也有大學問 每個人需要吃的米也不同 你吃對了嗎 原來吃飯也可以講求功效的

台灣人離不開米!但沒想到不同種的米居然有不同種的功效!!看來以後吃飯得好好研究研究了!

via

相關推薦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 醫院陪病規定放寬了!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27)日公布,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COVID-19疫苗接種規範,考量住院陪病特殊需求,包括12歲以下兒童等4類人,陪病人數上限放寬到2人,不再限制只能1人;另外,民眾要注意的是,未完成完整疫苗...

閱讀詳情 »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 藝人王力宏因為前妻李靚蕾指控其出軌、約砲甚至招妓的爆料,優質偶像的好男人形象一夕全毀,從12月18日自中國返台之後,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,返台檢疫的他,為了躲避媒體上演諜對諜,甚至居家檢疫的地點也遭到質疑可能違反規定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27)日也開口...

閱讀詳情 »

每日健康/ 從小熱愛藝術與美學 幫媽媽割雙眼皮「當母親節禮物」 俊俏斯文,戴著黑框眼鏡就像鄰家大哥哥。沈彥廷醫師的聲線,如同他執刀的手藝細緻柔和。他說,從小最有興趣的事物其實是藝術,國中讀的是美術班,喜愛繪畫與一切和美相關的事物,後來,「家庭因素」改變了人生方向,從此踏上醫學系的道路。「我們家是南...

閱讀詳情 »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 台灣空手道代表隊染疫人數再添新確診者!繼昨公布包含教練和選手有11人自哈薩克返台確診之後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27)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-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;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,其中空手道代表隊再有1人確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